胸腔共鸣是一种声乐术语,指的是发声时,声音通过胸腔的共振来增强声音的音色和响度。以下是关于胸腔共鸣的详细解释和练习方法:
胸腔共鸣的原理
胸腔共鸣是通过使声音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然后通过气管传送到胸腔,引起胸腔的共振。这种共鸣感觉就像是把声音唱到胸部去一样。唱低音时,胸腔是主要的共鸣器官,口腔和咽腔起辅助作用,头腔共鸣则更次之。
获得胸腔共鸣的感觉
要获得胸腔共鸣的感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咽喉部半打哈欠状:
发声时,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状,下腭自然下垂,喉咽部适当开大一些,使声波在硬腭上的反射点移向下齿背上。
腹式呼吸:
使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式联合呼吸,保证胸腔一直处于放松状态,有助于声音的平稳和胸腔的共振。
提软腭:
使气流冲击在软腭上面,保证胸腔通过气管与发声器官(声带)连接畅通,从而产生共鸣。
练习方法
单音训练法:
在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状,感受胸腔的打开,然后发长元音并尽量拖长,意念中想象体会胸腔打开状。
长句(段落)训练法:
发音之前做腹式呼吸,作闻花状,然后朗读句子或段落,尽量拖长至30秒至60秒,意念中想象并体会胸腔打开状。
“木塞”训练法:
将木塞放置于牙根处,感觉口腔空间增大,然后进行腹式呼吸和朗读,意念中想象并体会胸腔打开状。
喉头放松练习:
微微张开嘴巴,充分放松喉头,闭合声带,像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低地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靠墙练习:
靠墙可以接触后脊梁,帮助感觉气息沿后背向前走的走向,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
运用想象的方法练习:
想象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想象声音的圆润饱满,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拉长并感觉头和胸前的震动。
选择带有浓厚胸声的母音练习:
例如发“a”音,感觉声音是从胸腔发生的。
呼吸控制
在胸腔共鸣中,呼吸控制也非常重要。应使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式联合呼吸,保证胸腔一直处于放松状态,并且吸气要平稳轻巧,不可用强制力量。
通过以上方法和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胸腔共鸣,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满和有力度。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