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其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它也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