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是指 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并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内在动力: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欲望驱使他们进行资本积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需要扩大生产的规模,从而进行资本积累。
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扩大生产的规模,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同样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此外,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包括:
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剥削程度越高,同量的可变资本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进而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商品的价值,这有利于资本的积累。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多。
预付资本量的多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增多,可使剩余价值量增多,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
综上所述,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