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ST规则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股价类退市标准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被退市。
市值类退市标准
主板公司市值低于5亿元,创业板公司市值低于3亿元将被退市。
财务类退市标准
年报中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中孰低为负值,且主板公司扣除后的营收低于3亿元,创业板低于1亿元将被退市。
造假金额超过2亿元且占比超过30%将直接退市,连续两年造假金额合计数达到3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20%也将直接退市,连续三年及以上年度存在虚假记载行为将直接退市。
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情形,也将导致退市。
内控非标退市
内控非标准首次被标记为ST,若第二年仍不符合标准则标记为*ST,第三年仍未改善则退市。
控股权内斗退市
控股权内部斗争,责令改正要求期限内未完成整改将被退市。
财务造假退市
凡是行政处罚认定造假的,一律ST;连续造假达到一定标准将直接ST并可能退市。
规范类退市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连续多年被出具非标意见(内控审计意见),若连续两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或者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将被纳入退市风险警示范围,第三年再次触及前述情形的,将退市。
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退市。
巨额资金长期被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法占用未能归还,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被大幅“掏空”,若上市公司内控失效,出现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30%或者金额超过2亿元,且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退市。
交易类退市
沪深交易所提高主板A股(含A+B股)上市公司的市值退市指标至5亿元。
市值退市标准规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不得低于3亿元人民币,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的总市值低于此标准,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面值退市标准明确为“1元退市”,即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1元人民币,将触发退市程序。
分红类ST标准
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直接ST。
这些标准综合了股价、市值、财务、内控、控制权争夺、财务造假及分红等多个方面,旨在更全面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建议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确保合规经营和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