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属于风俗画和版画。它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也包含一些色情内容。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其中“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即忧世或尘世。在日本语言中,“浮世”一词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也有手绘的作品。它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立体透视画法,但整体仍保留着日本传统绘画的平面装饰特色。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浮世绘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浮世绘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风景、美人、历史和民间传说、动植物等。其中,美人画(也称“妓画”或“艺人画”)和役者絵(歌舞伎演员的肖像画)是浮世绘中非常受欢迎和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这些作品通常色彩艳丽,线条流畅,表现手法细腻,充分展现了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绘画风格。
总的来说,浮世绘是一种具有丰富题材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日本风俗画和版画,它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并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