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根据《韩非子·外储说》的记载,墨翟花费三年时间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木鸟,虽然它只飞行了一天就损坏了,但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随后,鲁班使用竹子改进了风筝的材质,而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开始使用纸张制作风筝,这些风筝被称为“纸鸢”。
风筝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被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了一项流行的户外活动。风筝还曾经被用于测量和传信,甚至有人尝试利用风筝载人飞翔。
风筝从中国传到了日本、朝鲜等邻国,后来又通过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传入了阿拉伯和西欧。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代从中国归国后,也将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风筝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娱乐的玩具,还承载了通信、测量等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