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 1860年10月18日,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闯入圆明园。以下是一些关于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资料:
英法联军的入侵与洗劫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纵火焚烧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场大火将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烧成一片废墟。
10月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继续放火,火势更加凶猛,使得圆明园的建筑和文物遭到彻底破坏。
损失与后果
圆明园内的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被活活烧死在宫中,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圆明园及附近的其他园林,如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这场灾难使得中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
后续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将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
民国初期,军阀们将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持续40年的“游击战”使得圆明园内的珍贵花木、假山园林、山形水系、园墙等几乎被破坏殆尽,仅留下一些残垣断壁。
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灾难不仅导致了圆明园的彻底破坏,还使得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被掠夺到国外,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