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公司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赔偿损失包括:
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
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
其他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向社保机构投诉
员工还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如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直接起诉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缴纳社保而造成的损失。法院应予受理此类案件。
举报并申请强制执行
员工可以向社保机构举报公司未按规定缴纳社保的行为,并要求社保机构采取强制措施,如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公司财产以抵缴社会保险费。
综上所述,公司未缴纳社保时,员工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要求赔偿损失、向社保机构投诉以及直接起诉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员工在采取任何行动前,先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或劳动监察部门,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