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手段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利用其行政权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规定、政策、措施等形式,对商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或干预的方式。这些手段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权威性:
行政命令和指示基于行政机构的权威,要求被管理者必须服从。
强制性:
行政手段的实施通常伴随着某种形式的强制,如罚款、查封等。
垂直性:
行政指示和命令按照行政组织系统的层级纵向传达,强调上下级的垂直隶属关系。
具体性:
行政命令和指示通常针对特定对象和情境,具有明确的实施范围和条件。
无偿性:
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的关系通常不是基于经济利益,而是基于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职责。
时效性:
行政命令和指示通常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有效期。
行政手段可以包括:
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条例等;
通过行政许可、审批、检查、监督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如罚款、没收等;
对环境资源保护、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进行行政决策和管理。
行政手段是政府实施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够直接、迅速地对管理对象产生影响,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社会秩序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