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局执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申请:
当事人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文书和证据。
受理:
法院执行局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执行条件。
发出执行通知:
法院执行局在审查通过后,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财产申报:
被执行人被要求申报其财产状况。
财产调查:
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执行局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查证核实。
采取执行措施:
如有必要,法院执行局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查询、冻结、划拨、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等措施,以执行判决或裁定。
执行裁定:
执行完毕后,法院将执行结果通知申请执行人,并可能要求申请人领取执行所得财产。
异议与复议:
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提出书面异议,并可申请复议。
强制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义务,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过程中,法院执行局会依法行事,确保执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果被执行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