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北京大学带来了 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文化和思想上的深远影响。以下是胡适在北大期间的主要贡献:
课程与教学
胡适一到北大即教授中国古代哲学、英文学、英文修辞学三门课程。
他主讲的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从周宣王开始,这种独特的讲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并得到了傅斯年、顾颉刚等实力派学生的肯定和支持。
胡适将讲义不断修改补充,于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该书成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一,在近代史学革命上具有典范意义,蔡元培校长特为此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
科研与思想
胡适提倡“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学术理念,对民国以来的思想和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就广受赞誉,几乎所有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赞不绝口。
管理与领导
胡适在北大任教期间,曾长期担任教授,并在抗战后出任北大校长。
他对北大的管理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解聘一些尸位素餐的老教授,并聘请年轻的有新思想的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
文化与影响
胡适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也是推动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这一贡献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与蔡元培、陈独秀并称为“北大三只兔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并进而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综上所述,胡适在北京大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使北大成为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