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罗贯中在三顾茅庐中的名言【优选64句】

罗贯中在三顾茅庐中的名言

1、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2、扩展资料:

3、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4、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诗。

5、五、课文主题

6、黄承彦,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

7、刘备往远处一看,见小桥之西,有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面跟随着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后,口吟诗一首。诗曰:

8、诗句意思是:北风吹了一夜骤觉寒冷,乌压压的云朵积压着万里长空。天空中雪花乱飘,一改江山的旧貌。抬头看着像是玉龙斗兽一般,片片龙鳞片甲非着,瞬间铺满了整个宇宙。骑着驴过小桥,只有感叹这梅花干瘦。

9、本课比较精彩的部分是第三自然段,精彩在哪?其一,是细节描写。作者按顺序娓娓道来,“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精彩之二,环境烘托。本段开头有一段秀丽的环境描写。如“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巧妙地衬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10、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是智慧的化身、理想化的典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把诸葛亮写成神一般的存在。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是真的如此。一是从诸葛亮年轻时的雄心万丈到蜀汉的偏安一隅,说明诸葛亮真的不是无所不能。

11、过了一些时候,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12、精妙的比喻。本课共有三个精妙的比喻句,比喻句的结构大体相似。“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刘备听了顿时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朗读,明白比喻句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并从中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与刘备之间的亲密友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注意积累或迁移运用。

13、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说明了什么?

14、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15、犹然:仍然。

16、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17、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哪些策略?

18、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19、一方面写出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诚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交代了诸葛亮的“不俗”。

20、诸葛亮故意称刘备为“俗客”,是为了再次对刘备进行考验。

21、一、作者简介

22、三是从《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上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23、三、理解词义

24、本文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旷世奇才。

25、如何理解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

26、存恤:爱惜,体恤。

27、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28、三顾茅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露出了诸葛亮的才华。

29、“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表现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谦恭和诚意。

30、关羽劝说刘备不要再去拜访诸葛亮了,刘备坚决的态度表现了他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实意。

罗贯中在三顾茅庐中的名言

31、“草庐三顾”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草庐三顾”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的故事,“草庐三顾”在现在也有招纳贤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意思。

32、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33、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3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

35、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诸葛亮用“美玉”比喻司马德操和徐元直,用“顽石”来比喻自己,表现了他谦逊的品德。

36、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37、《三顾茅庐》知识

38、关羽和刘备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9、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

40、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

41、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包含着对日后的打算,也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格。

42、本题运用文段内容概括法。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三条策略:一是曹操势力大,不可与之抗争;二是团结孙权,作为后援;三是夺取荆、益二州,见机行事,成就大业。

43、诸葛孔明耕读于隆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为密友,四人学术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隆中对》中准确分析时局、指明汉室可兴的方向:将军信义著于四海,恩贤若渴,若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一席话令玄德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44、二、故事背景

45、如何理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

46、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能更加表现出诸葛亮的才智不凡

47、长空雪尚飘,改尽江山旧为《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三顾茅庐那一段,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所吟唱的诗,这两句为第三、四句,前两句为: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主要描写下雪的场景,其中暗指江山变换。

48、“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9、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50、作者多次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谦恭态度,有什么作用?

51、四、问题解疑

52、《三顾茅庐》这样唯美,跟作者推崇刘备的求贤若渴、仁义远播,神化孔明的夺天地造化之能是分不开的。也许“三顾茅庐”的唯美,正是罗贯中先生的精神寄托。

53、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麟甲飞,顷刻遍宇宙。

54、“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55、诸葛亮为什么称刘备为“俗客”?

56、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57、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58、二是从刘备对诸葛亮等人的使用上看,诸葛亮也真的不是经天纬地之才。

59、《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60、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罗贯中在三顾茅庐中的名言

61、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62、说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的诚恳态度和真心实意。

63、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64、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听说南阳有一个奇人叫诸葛亮,登门去拜访,结果诸葛亮出游了;第二次刘备冒着大雪再次拜访,诸葛亮去友人家了;第三次刘备拜访,诸葛亮正在家里睡觉,刘备一直等到他醒来,终于得见诸葛亮。

上一篇上一篇:蜗居海藻吻戏视频45句

下一篇下一篇:发誓好听的句子114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