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黎明》(表演诗)、《棠棣之花》(诗剧)、《湘累》(诗剧)、《孤竹君之二子》(历史剧)、《卓文君》(历史剧)、《王昭君》(历史剧)、《聂荌》(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蔡文姬》和《武则天》
2、根据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为蓝本进行改编。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反对腐败,推行仁政,对外主张联合抗秦,遭到贵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对。靳尚利用怀王的昏聩及南后的贪婪,收受贿赂,与秦使张仪同流合污。张仪游说以600里地归楚为饵,诱楚绝齐亲秦,受到南后的款待。他们为除屈原,在一次预谋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后佯装酒醉,倒向屈原,屈原无奈搀扶,适遇怀王临场所见,于是屈原被诬革职,囚禁太庙。
3、《雷雨》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4、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5、《蔡文姬》、《武则天》
6、郭沫若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所写的史剧“大抵是借历史的影子来抒情”。他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具有诗人气质,激情满怀,器宇轩昂。他能用诗的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把火山爆发式的激情,通过剧中人的诗,特别是抒情独白喷射出来,震撼人的灵魂。如《屈原二》中的《雷电颂》,便将抒情性与戏剧性巧妙地结合,使屈原与雷电同化,把屈原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思想和性格集中地表现出来,成功地将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
7、屈原的学生婵娟,崇仰屈原爱国的政治主张,闻师受陷,四出寻找,好容易在太庙重见时,已是饥寒交迫,屈原以酒为婵娟暖身,谁知酒中有毒,婵娟身亡。屈原悲愤填膺,长啸天问,并把题有桔颂的纱巾覆盖婵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监禁的卫士深为感动,救出屈原,火烧太庙,共谋救国大业。
8、三大话剧为雷雨、茶馆、屈原。
9、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10、《蔡文姬》、《武则天》两剧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上,即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结合上,作出了新的探索,达到了新的高度。
11、建国后,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郭沫若又意气风发、奋笔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轰动了文坛,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褒赏。
12、《棠棣之花》
13、《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14、两剧都是歌颂历史上贤明的封建政治家,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功绩,反映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使人们得以借鉴,爱到启发、鼓舞,从而丰富我们发展的经验和智慧。
15、《屈原》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郭沫若用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五幕的话剧。
16、《蔡文姬》
17、历史剧。
18、话剧《屈原》取材于1942年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他的历史剧创作活动,大体集中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9—1925)即早期历史剧创作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郭沫若先后写成《黎明》(表演诗)、《棠棣之花》(诗剧)、《湘累》(诗剧)、《孤竹君之二子》(历史剧)、《卓文君》(历史剧)、《王昭君》(历史剧)、《聂荌》(历史剧)等,完成了从诗剧到历史剧的过渡。第二个时期(1941—1943)即历史剧成熟阶段,共写成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并广泛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第三个时期(1958—196)即转变手法从悲剧到喜剧阶段,先后创作了《蔡文姬》和《武则天》两部历史剧,对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新评价。
20、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皖南事变后)创作的六部历史剧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
21、它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助严遂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但又突破了历史记载中聂政仅仅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游侠”的局限,而赋予他为国家存亡、人民安危而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坚贞气节。
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
23、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
24、《南冠草》
25、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分别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在抗战时期的史剧创作是继他的《女神》之后第二个文学创作的高峰。其中《棠棣之花》和《屈原》两剧,充分展现了郭沫若"借古讽今"、"失事求似"的创作观念和直抒胸臆和载歌载舞的诗化技巧。
26、三大话剧是.【雷雨】.【日出】【原野】
27、郭沫若创作的话剧是屈原。
28、郭沐若通过屈原创作的五慕戏剧分别是:《橘颂》、《受诬》、《招魂》、《被囚》和《雷电颂》。
29、《孔雀胆》
30、郭沫若创作了历史话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31、剧本以元末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因丈夫段功被害,悲愤自杀的故事,表现了“善与恶——公与私——合与分的斗争”的主题,抨击了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民族奸臣。
32、剧作取材于明末少年英雄,爱国诗人夏完淳以身殉节的壮烈事迹。从夏完淳十五岁柬发从军,抵御外侮,直至壮烈殉国的光辉一生中,截取了他顺治四年别母抛妻、奔走江南、联络同党,准备再举抗清义旗而被清王朝逮捕直至牺牲的一段史实为主要内容。
33、《屈原》
34、剧本以调露元年至光宅元年间裴炎、骆宾王串通徐敬业谋反事件为中心,通过武则天在处理朝政中各种表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35、《屈原》,是一部属于历史题材的话剧。
36、《虎符》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高渐离》是郭沫若1942年的作品,原名《筑》。《孔雀胆》讲的是元末,梁王以孔雀胆毒杀段功的故事。《南冠草》讲述的是明末夏完淳抗击清朝的故事。
37、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写了距今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
38、《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的《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39、《武则天》
40、郭沫若首次将其《屈原》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41、中国历史话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毕生为探索中国历史话剧呕心沥血。他一生的剧作,基本上都是历史剧,并以新颖的创作方法探索中国历史剧的艺术形式,从幼稚到成熟,从低谷到高峰。从打地基到不断地垒高突破,创造出了中国现代历史话剧的风范。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42、屈原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历史题材的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