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又称“说经台”,位于中国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
楼观台是道文化的发祥地,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620年)改名宗圣观,宋元时期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众多,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其中,说经台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即《道德经》的产生地。
历史上,楼观台吸引了众多皇帝前来拜谒祭祀,唐武德三年(620年)春,唐高祖李渊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台拜祭老君,并宣称:“老君乃吾圣祖也,今为社稷主,不有洪建,其可已乎?”于是诏改楼观台为“宗圣观”,赐米帛,以供观中修补之用,以示感恩。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
楼观台在宋、明时期得以扩建整修,香火旺盛。明清两代,楼观台遭洪水浸袭,兵祸之灾,逐渐衰落。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
楼观台有关道教的历代碑碣和雕铸器(唐、宋、元、明、清较多),有唐、宋、元、明、清名人题诗词100余首,有世代传唱的道教音乐“道情”。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南面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边,距西安约70公里。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我国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41万亩,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大游园,12个景区,拥有人文、自然、动物、植物景观208个,是陕西人文、自然结合俱佳的亮点生态旅游区。园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生脊椎动物220种,分属23目59科,占陕西省脊椎动物种数的28.9%,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保护动物28种,其中兽类12种、鸟类14种、两栖类1种、鱼类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