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虽然都涉及资产的使用权转移,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形式与性质
金融租赁:由承租人选定所需设备后,租赁公司(出租人)负责购置并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租约定期交纳租金。金融租赁是一种融资活动,主要关注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出租人通常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
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融资租赁关注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需求购买特定资产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并承担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融资租赁合同通常详细规定了租赁物的选择、购买、使用、租金支付以及风险转移等事项。
行业划分与监管
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金融业(J门7120大类)其他金融活动中的金融租赁,由银监会审批和监管,并且只有金融租赁公司才可以冠名“金融”二字。
融资租赁公司:尚未见到明确的产业归属,只有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门7310大类)中见到租赁业中的设备租赁。融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进行前置审批和监管,分为内资租赁与外商租赁,成立的难度相对较小,对法人股东的要求也较少。
资金来源与融资成本
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包括资本金、股东存款、同业拆借、同业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融资成本较低,资金吸纳能力强,与商业银行属于金融同业关系。
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与商业银行是一般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关系,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税务与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税务处理通常遵循租赁相关的税法规定,会计处理也要根据会计准则进行记录。
金融租赁:可能涉及更复杂的金融税务问题,会计处理也需要根据金融租赁的会计准则进行记录。
风险与报酬的转移
融资租赁:出租人将与租赁物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承担租赁物的使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可能的残值风险,同时享有租赁物带来的经济利益。
金融租赁:风险与报酬的转移可能更为复杂,出租人需要评估承租人的信用状况,以确定是否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涉及更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总结:
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形式与性质、行业划分与监管、资金来源与融资成本、税务与会计处理以及风险与报酬的转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两者虽然都涉及资产使用权的转移,但金融租赁更侧重于金融领域的融资活动,而融资租赁则更多地关注资产使用权的转移和承租人的信用状况。在选择适合的租赁形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