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 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全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鞭指东是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
该诗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鞭指东是天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满怀离愁,太阳西下,挥手告别家乡。
鞭指东是天涯:诗人向东挥鞭,感觉就像到了天涯海角。
青山处处埋忠骨:英勇阵亡的将士,他们的尸体可以埋葬在青翠的山峦之间,哪里都是他们安息的地方。
何须马革裹尸还:何必一定要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呢?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英勇阵亡将士的敬意和自己的洒脱态度。
落红不是无情物:落花并非没有感情,它们化作春泥,更能滋养和保护新的花朵。
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英勇阵亡将士的崇敬。诗人认为,青山是掩埋忠骨的好地方,不需要将尸体运回家乡,体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通过“落红化作春泥”的比喻,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