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提倡修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完善自我:
儒家认为每个人的“身”都有缺陷,通过修身可以使之更健康、更完善。修身的内容涉及真、善、美,包括智力、躯体等方面。每个人都应当思考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真正体现生命的本质;应当追求道德高尚,即使不能成为圣贤,也应当成为君子。
道德修养:
儒家把人看作是道德性的存在,所以他们主张“以德修身”。儒家对道德修养很有信心,认为道德修养这件事情完全取决于个体的选择。
实现更高目标:
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源于孔子,认为“修、齐、治、平”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或者说是一个严密的系统。
培养高尚品质:
个人修身旨在通过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培养一个具有高尚品质和美德的个体。诚实正直、知行合一、克己奉公是儒家思想中个人修身的重要原则。
立志与目标:
修身需要立志,明确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这可以确定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
悟道成圣:
通过修身明德,让自己明悟本心,从而悟道成圣。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说明通过修身养性,可以明悟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综上所述,儒家提倡修身是为了完善个人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价值,最终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