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具体介绍如下:
风:
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
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颂:
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分别为31、4、5篇。主要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和舞歌。
赋: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
比即比喻,是通过将一物与他物相比较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兴:
兴是一种起兴手法,通常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引出主题,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
这六义在《诗经》中的运用,使得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