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古代人物中,季布和商鞅是两位非常守信用的人。
季布是汉朝时期的人,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当时有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季布承诺的珍贵和可靠性。季布在项羽战败后,被刘邦通缉,但由于他平时重信守诺,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使他得以度过难关。最终,季布凭借诚信赢得了汉王朝的重用。
商鞅则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为了推行变法,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立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承诺能搬走这根木头的人将获得五十金。起初人们对此半信半疑,但一个年轻人勇敢地搬走了木头,商鞅随即兑现了承诺。这件事迅速传开,使商鞅的信誉大增,为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晏殊也是以诚信著称的北宋词人。他在十四岁时被举荐给皇帝,皇帝要求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晏殊发现考试内容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便如实向皇帝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对他的诚实品质非常赞赏,最终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综上所述,季布、商鞅和晏殊都是古代非常守信用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