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更新改造准备阶段
企业将待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并注销原固定资产的折旧。
```
借:在建工程 100万
借:累计折旧 50万
贷:固定资产 150万
```
2. 更新改造实施阶段
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支出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
借:在建工程 80万
贷:银行存款 80万
借:管理费用 5万
贷:银行存款 5万
```
3. 更新改造完成阶段
当更新改造项目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科目余额转入“固定资产”。
```
借:固定资产 100万
贷:在建工程 100万
```
同时,对于被替换的旧部件,需要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冲减,并将变价收入计入银行存款。
```
借:银行存款 20万
贷:营业外收入 20万
```
4. 资本化后续支出
如果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了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如消耗工程物资、人工等,需要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
借:在建工程 10万
贷:工程物资 5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5万
```
5. 减值准备
如果固定资产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
```
借:资产减值损失 5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万
```
6. 摊销
更新改造完成后,固定资产需要按照新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重新计算折旧。
```
借:生产成本 1万
贷:累计折旧 1万
```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改造账务处理实例,涵盖了从准备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各个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