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琐记》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中包含的《琐记》和《范爱农》等篇章,各自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回忆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不同生活片段。同时,这些故事也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并体现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此外,《朝花夕拾》还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极大热情。
在《琐记》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回忆自己在南京求学的经历,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并展现了他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他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中的琐事,传达出了一种平和从容的人生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同时,文章中的衍太太形象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如自私自利、奸诈等。
总的来说,《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鲁迅先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极大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