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与分工如下:
领导和制定食品安全政策:
调研、分析和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进行预判,确定管理重点和政策措施。
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实现食品安全目标。
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制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计划,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措施和方案。
推动相关部门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进行监督检查:
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提升管理水平。
对市场上食品的检测、抽检、溯源等工作实施评估,指导地方加强监控和预警。
应急处置: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协调各种力量和资源,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向媒体和公众通报事故原因和处置情况,掌握消费者反馈信息,提高应对能力。
风险评估:
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组织学习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
组织会议和检查:
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检查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
定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排查,并及时上报解决。
监督食堂管理工作:
监督食堂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形成相应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检查校内的食品卫生工作,监督和检查食品卫生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从业人员培训:
督促食品从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办证验证。
协调解决问题:
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查处食品安全案件。
加强应急管理:
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妥善处置食品不安全事故,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排除。
教育管理:
加强对医院职工及就医患者的食品安全教育管理。
具体职责分工:
组长:全面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决策、部署和调度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管理制度与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件。
成员:具体职责包括监督和管理食堂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供应环节,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和投诉问题,加强食堂及周边环境的监管,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等。
建议:
各单位应明确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