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通常指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本土资产阶级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它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受到打击等阶段,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历程

诞生与初步发展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刺激。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1927年至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经济改革,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遭受打击与陷入绝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受沉重打击。

发展特点

比重小:

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小,未成为主导。

轻工业为主:

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缺乏重工业基础。

依赖性强:

在技术、设备、原材料方面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

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

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

与封建势力有联系:

部分民族资本家具有官僚、地主背景,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千丝万缕联系。

历史影响

促进了社会阶级构成变化,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推动了思想解放,传播西方民主科学观念。

积累经验,为近代化企业铺设道路。

尽管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它最终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上一篇上一篇:时政评论怎么写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