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是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回击诬蔑:
鲁迅首先反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他“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的卑劣手段。
阐述原因:
作者解释了自己“仇猫”的近因,并描绘了猫的主要特征。
童年追忆:
通过童年的回忆,交代了“仇猫”的远因。
批判中庸:
鲁迅批判了“中庸之道”,指出其本质是放纵邪恶。
动物喻人:
表面上他讨厌猫,实际上却讽刺了具有类似习性的人,如某些“正人君子”和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同情弱小:
通过回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隐鼠被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运用反语:
文章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刻。
《狗·猫·鼠》不仅反映了鲁迅对动物的看法,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物性格,展现了鲁迅敏锐的观察力和辛辣的讽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