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金兰之交: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与靳尚志同道合,互相扶持帮助,成为知己好友。金兰之交因此成为形容忠诚友谊的典故。
友谊地久天长:
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颜渊和季孙行父是好友,孔子评价他们的友谊说:“颜渊与季孙,温、良也,似之也:好生亦,以畜其民;所恶乎?逢迎也,见弃也”。
莫逆之交:
源自《西晋·郭璞传》。郭璞和王戎结拜为兄弟,情同手足。尽管郭璞被贬为庶人,王戎仍然坚持与郭璞交往,表示不会放弃这段友谊。
管鲍之交:
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管仲和鲍叔牙彼此信任,相互了解,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高山流水:
最早见于《列子·汤问》。春秋时期,楚国音乐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深厚的知己和知音关系,形容彼此的音乐造诣相知、情感相投。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后,摔琴以谢知音。
杵臼之交:
春秋时期公沙穆与吴佑不计身份地位悬殊,以诚相待,互相信任,友谊深厚。典故出自《后汉书•公沙穆传》。
胶漆相投:
汉朝时期,雷义和陈重的故事。两人感情深厚,雷义主动放弃功名,最终两人都考上并被派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他们的友谊被形容为像胶和漆一样坚固。
舍命之交: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管鲍分金:
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管仲家境贫寒,鲍叔牙出资多些。两人相互信任,管仲在关键时刻得到鲍叔牙的辩护,管仲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两人友谊深厚。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描绘了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还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信任、忠诚和相互扶持的精神。这些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友谊的美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