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种哲学观点, 主张感知到的万物存在都存在于头脑内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存在于头脑之外。这一观点源自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是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名言。
具体来说,这一观点认为:
外部世界的感觉:
我们所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其实是由各种感觉构成的,没有感知到,就会被认为不存在。
心灵的基础:
存在就是被感知意味着外部世界不过是人自己的感觉而已,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感知的主观性:
这一观点强调感知的主观性,认为存在是依赖于个体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的存在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体是否感知到。
尽管“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它也受到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主观性和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上。批评者认为,这一观点忽视了客观现实的存在,过于强调个体感知的主观性。
总的来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述,强调感知在决定存在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也引发了对现实世界本质的深入讨论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