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证和派遣证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持有主体不同
派遣证:由国家直接发放到学生所在单位,不允许个人持有,是放入学生档案中的。
报到证:由学生自行保管,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时必须携带的证明。
功能不同
派遣证: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也是学校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的依据。
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用人单位凭此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同时公安部门也凭此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
法律依据不同
派遣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并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报到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存在形式不同
派遣证: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档案,另一份作为报到证。
报到证:也是一式两份,但由毕业生自行保管。
总结:
虽然派遣证和报到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凭证,但它们在持有主体、功能、法律依据和存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派遣证主要由国家直接发放到单位并放入档案,而报到证则由学生自行保管,用于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和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