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减少。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AP)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边际产量(MP)与平均产量(A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当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时,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总产量曲线(TP曲线)在劳动力达到一定水平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
平均产量曲线(AP曲线)在劳动力达到一定水平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
边际产量曲线(MP曲线)在劳动力达到一定水平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最终可能变为负值。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总结: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边际产量曲线的变化决定了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走势。
平均产量曲线在达到最大值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此时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将开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