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尺子是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它反映了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不同,震级主要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即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而烈度则更多地反映地震造成的后果,即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
地震烈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同一次地震,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因此,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各国制定了不同的地震烈度表。例如,中国地震烈度表将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对应不同的破坏程度和现象描述。这些烈度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地震造成的实际影响,为救灾和重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