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起源于 1969年,其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项目。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项目,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该网络于1969年11月正式启用,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
在20世纪50年代末,正值冷战时期,美国军方为了确保在计算机网络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因此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名为“阿帕网”(ARPAnet)。
1969年,洛杉矶的一台电脑向加利福尼亚州门乐公园的另一台电脑发送了两封邮件,这被认为是因特网的第一次通信,从而开启了通往网络世界的大门。
随后,ARPAnet不断发展壮大,到1976年已有57个节点,连接了100多台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到2000多个。1982年,ARPAnet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作为民用,即早期的Internet。
这些早期的发展为后来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奠定了基础,而万维网则是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于1991年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