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用来陪伴秦始皇在来世继续统治。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
兵马俑的发掘揭示了古代实行人殉的制度,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
兵马俑于1974年3月11日被首次发现,随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秦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