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不仅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而且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生平经历

郑板桥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年生活艰难,随父亲读书,聪明过人,八岁就能作诗对对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岁时失去继母,乳母费氏教他读书。至雍正十年(1732年)他中了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他成为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但因请赈济灾民而得罪上司,最终辞官归乡。

艺术成就

郑板桥在诗、书、画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作品被誉为“三绝”。他擅长画兰、竹、石,尤其是兰竹,其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书法独创“六分半书”,将隶体、行楷、草书的笔意融为一体。在文学方面,他的诗词不屑作熟语,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代表作品

郑板桥的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他的画作以兰竹石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个性。

社会评价

郑板桥一生狂放不羁,敢于反抗世俗中不合理的现象,勇于创新,公正廉洁,心系天下百姓苍生。他的思想和性格在当时具有独特性,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郑板桥是一位多才多艺、思想独立、风格独特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上一篇上一篇:三国演义每回概括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