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强制执行后,如果债务人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恢复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并且执行程序已经中止或终结,债权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提出执行异议
如果债权人对执行程序有异议,认为执行行为不当或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法院将审查异议的合法性,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裁定。
持续监控被执行人财产状况
债权人应持续监控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或收入,应立即向法院报告,以便法院及时采取措施。
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查询财产信息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如果网络信息平台无法查询到某项财产信息,申请执行人可以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令。
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在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进行搜查,以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执行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采取其他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后债务人仍然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的,可以采取其它执行措施,包括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悬赏也是一种措施,即人民法院向社会发布公告,申请执行人承诺对于提供有关案件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并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按照公告确定的条件和标准给予举报人一定奖金。
探索和解或债权转让
若被执行人有还款意愿,但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与被执行人协商和解,或者将被执行人的债权转让给其他人,以获得资金。
申请法院拍卖财产
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并可以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来偿还债务。
追究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并且情节严重,可以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追究“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的刑责。
综上所述,债权人在申请强制执行后,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继续监控财产、申请恢复执行、提出异议、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查询财产等,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也可以考虑和解或债权转让等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