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通常由两个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可控硅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极(Gate)的触发信号来控制其导通和关断,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快速接通或切断。以下是可控硅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解析:
结构特点
可控硅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共有三个PN结,分别是J1、J2、J3。
它具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工作原理
单向可控硅:
在外部控制信号作用下,可控硅可以从关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一旦导通,外部信号无法直接使其关断,只能通过去除负载或降低其两端电压来关断。
单向可控硅由三个PN结PNPN组成,正向导通受控制极电流控制。
双向可控硅:
具有两个方向轮流导通和关断的特性。
实质上是两个反并联的单向可控硅,由NPNPN五层半导体形成四个PN结构,有三个电极。
双向可控硅的主要缺点是承受电压上升率的能力较低。
工作过程
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E,并在控制极G和阴极C之间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时,会触发可控硅导通。
触发信号通过控制极G注入,使可控硅内的晶体管(如BG1和BG2)产生基极电流,并通过正反馈过程使两个晶体管饱和导通。
一旦可控硅导通,即使触发信号消失,它仍保持导通状态,直到阳极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或电源电压反接。
应用
可控硅广泛应用于整流、逆变、调压、开关等方面,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
它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电力系统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总结:
可控硅是一种通过控制极触发信号来控制其导通和关断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和双向两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和电子设备中。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PN结的导通和关断特性,通过正反馈机制实现快速可靠的开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