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现状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视率持续上升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生为36.7%,初中生为71.4%,高中生为81.2%。
2023年,近视率上升至53.6%,6岁以下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大学生为90%。
2024年,近视率进一步上升,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高达87.7%。
低龄化趋势明显
6岁以下儿童近视率已达到14.5%,近视问题正逐渐向低龄儿童蔓延。
高度近视问题日益严重
高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由于眼轴过长,容易出现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眼部并发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近视原因分析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运动、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近视,超重和肥胖问题在青少年中日益严重,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
政策应对
国家已经将近视防控上升到战略层面,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以及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公众意识
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公众对近视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和普及。
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不仅形势严峻,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和高度数发展的趋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