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李白早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李白在艺术上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总的来说,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