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巴金的长篇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以下是各章的概括:
第1章
介绍当时的气候背景,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第2章、第3章
觉慧和觉民从学校排戏回家,讨论排演情况。
琴因为想考男学堂而犹豫不决,最终在觉民和觉慧的鼓励下决定报考。
觉慧回忆起自己的心上人鸣凤,感叹她的命运和家庭的罪恶。
第4章
黑夜中,高公馆的人们卸下面具,或悔恨或悲泣,鸣凤在此时独自思考自己的命运。
第5章
琴的母亲对她的决定感到惊讶,但最终答应帮助她。
体现了母亲对琴的爱与支持。
第6章、第7章、第8章
揭示了当时黑暗社会下的腐败和人们的懦弱无能。
觉新作为长孙,他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描写了亲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命运无法自主。
觉新与梅的凄惨故事,以及觉慧对封建家庭的反思。
第13章
旧历新年,高公馆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与屋外讨饭小孩的哭声形成鲜明对比。
第14章
觉新的健忘让觉慧意识到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的重要性。
第33章、第34章、第35章
觉新的四叔克安和五叔克定偷偷在外面租小公馆,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最终被揭穿并受到惩罚。
高老太爷在弥留之际解除与冯家的婚约,觉民抗婚成功。
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觉慧因参加学生运动被禁闭,他在花园中遇到鸣凤,两人表达了彼此的情感。
鸣凤最终被迫嫁给冯乐山,觉慧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第13章
旧历新年,高公馆内热闹非凡,觉慧和觉民对旧势力更加深恶痛绝。
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
元宵节期间,新旧军阀混战,高家也受到战火的影响。
第20章
觉新在父亲去世后,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他仍然感到痛苦和无奈。
第21章
觉慧和觉民在旧势力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追求进步和自由。
第22章
高家的家庭矛盾进一步加剧,觉新在家庭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第23章
觉慧和觉民在学生运动中的表现越来越积极,成为封建家庭中的反叛力量。
第24章
高老太爷去世后,高家的内部矛盾彻底爆发,觉新和觉慧都感到绝望。
第25章
觉慧在痛苦中决定离开高家,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第26章
觉新在家庭的重压下,逐渐觉醒,开始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
第27章
觉民和琴的感情逐渐加深,他们决定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28章
高家的最终崩溃,封建制度的罪恶被彻底揭露。
第29章
觉慧和觉民在革命中不断成长,成为新时代的代表。
第30章
觉新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选择了离开高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