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别人公司的法人存在以下风险:
民事责任
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需要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债务和其他义务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公司出现违约、侵权等行为,法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刑事责任
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如偷税漏税、诈骗、非法集资等,作为法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可能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事处罚。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虚开增值税发票罪、重大安全事故罪等,法定代表人作为主管人员,可能会被追究更严重的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法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如果公司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可能在一定期限内(如三年内)不得再次担任法定代表人。
信用受损风险
如果公司破产或欠债,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个人信用。失信人员将面临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高铁、飞机等限制措施。
法定代表人如果涉及违法行为,可能会影响其个人声誉和财务状况。
其他风险
如果公司管理不善,法定代表人可能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责任。例如,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法定代表人通常仅以公司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但在个人独资企业中,法定代表人需要以全部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如果法定代表人与公司财产存在人格混同,可能会导致个人财产被法院查封。
建议
充分了解公司情况:在担任公司法人之前,应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法律风险及债务情况。
签订详细协议:与公司签订详细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承担的范围和方式。
咨询专业律师:在担任公司法人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及时退出:如果发现公司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或管理问题,应及时退出,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