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 与自己共过患难的妻子。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与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家庭都需要在贫困中挣扎。在这种环境下,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共同度过生活的困苦时期。因此,“糟糠之妻”成为了形容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忠诚于丈夫的妻子的象征。
成语“糟糠之妻”的典故与东汉初年大臣宋弘有关。宋弘以忠诚和智慧深得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光武帝想将姐姐湖阳公主许配给他,但宋弘以自己已有妻子为由拒绝了。他解释说,与现在的妻子是在贫困中相识、相知,共同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这份患难与共的情谊是任何荣华富贵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他不能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
总的来说,“糟糠之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夫妻间不离不弃、共渡难关的情谊,而不是妻子的贫贱或粗糙。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忠诚于丈夫的妻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