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关于长城的资料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是中国古代一项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用于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历史长达2000多年。长城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城墙为主体,结合大量的城、障、亭、标等防御设施组成的复杂军事防御体系。

修建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防御敌国侵袭而修筑城墙,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朝至明朝:多个朝代在不同程度上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其中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地理分布

长城全长约21196.18千米,分布于中国北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

结构特点

长城充分利用地形,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以节省人力物力。

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包括夯土、毛石、砖石等,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红柳枝、芦苇和沙粒的结构。

防御体系

长城的关城、敌楼、关城等防御设施,设置在两个山谷之间、河流转弯处或平川必经之地,具有“且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的效果。

文化意义

长城不仅是一项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综上所述,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举世闻名的军事防御工程,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明代修建的部分,总长度为8851.8千米,而历代长城的总长度则超过2.1万千米。

上一篇上一篇:iso标准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