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它们在性质、存在时间段、本质和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性质不同
商品输出:是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加工品到殖民地国家的市场倾销,目的是获取高额利润。这一行为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直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前。商品输出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坚船利炮等军事手段控制殖民地市场,销售在本国加工的工业品。
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这一行为主要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输出的本质是通过投资和贷款来剥削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手段,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
存在时间段不同
商品输出:存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特别是在1840年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前的年间里,绝大部分都是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盛行,并延续至今。
本质不同
商品输出:通过控制殖民地的市场,销售在本国加工的工业品,获取经济利益。其目的是获取高额利润,但手段较为直接和军事化。
资本输出:通过投资和贷款,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利息,同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质,目的是剥削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资本输出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涉及政治和军事控制。
影响不同
商品输出: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主要是经济上的剥削和控制,导致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资本输出: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涉及经济剥削,还包括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控制,使得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处于从属地位,甚至破坏和阻碍当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结: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前者主要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后者则通过投资和贷款,实现对殖民地经济的全面控制和不平等剥削。两者在性质、存在时间段、本质和影响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