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是一种 过冷却水滴在温度低于0℃的物体上冻结而成的降水现象。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它们会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冻结上一层薄冰。这种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
冻雨通常发生在初冬和冬末春初时节,其形成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而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
冻雨的危害包括:
路面湿滑:
冻雨会使路面变得湿滑无比,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损害建筑物和设施:
冻雨会对建筑物、电线杆等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害,如电线绷断、通信和供电中断。
压断树木:
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影响交通和电力供应。
威胁飞行安全:
冻雨会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中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包括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及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