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包括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以及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以下是一些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
罗马耶稣会教堂:
由维尼奥拉设计,是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
位于梵蒂冈,由贝尼尼设计,包括其内部的青铜华盖和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
圣卡罗教堂:
由波洛米尼设计,平面近似橄榄形,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凡尔赛宫:
位于法国巴黎,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伟和华丽而闻名。
圣布小教堂:
位于意大利杜林,由瓜里尼设计,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
位于德国班贝格,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内部装饰华丽。
罗赫尔修道院教堂:
同样位于德国,外观简洁,内部装修精致,尤其是圣龛上部天花,布满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
圣地亚哥大教堂:
位于西班牙,是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和宗教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