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观点在多个重要文件和论述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和强调:
提高公共理性水平:
财政是提高公共理性水平的基础,发挥着公共风险的“蓄水池”和国家治理变革的“发动机”的作用,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财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现代国家治理离不开现代财政制度的支撑,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物质基础,财政关系定义了现代国家中民众与政府、各级政府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制度成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这一论断体现了对财政新的认识、新的定义和新的定位,强调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认识财政、理解财政。
财政实力的增强: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支持基础设施行业等,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财政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些事业通常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有限,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巩固国家政权:
雄厚的财政实力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巩固国家政权,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综上所述,财政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