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环境
选择机房位置时应远离干扰源,如强噪声、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易燃易爆物品。
机房应位于交通便利、供水供电充足的地方。
空间布局
机房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确保设备摆放合理、通道畅通,并考虑到安全和便捷性。
供电系统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包括主干线路、配电柜、UPS(不间断电源)等,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备用电源。
空调与温湿度控制
配置适当的空调系统,以维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防火与灭火系统
配置防火墙、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以及合适的消防通道和灭火器材,确保机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
安全监控系统
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以确保机房内部的安全和防范潜在的风险。
接地系统
配置良好的接地系统,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并防止静电等问题对设备造成损害。
网络布线
进行合理的网络布线,包括光缆、网线等,以满足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环境监测
配置环境监测设备,如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检测器等,及时监测机房环境状况并发出警报。
地面与防尘要求
机房地面负荷每平方米不小于450kg,净高2.7米以上,地面平整光洁,具备通风设备。
防尘要求:直径大于5微米的灰尘浓度小于3×10^4粒/m^3,灰尘粒子为非导电、非导磁和非腐蚀性。
安全与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应有性能良好的消防器材,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禁止危险物品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遵循上述标准可以确保机房建设满足功能需要,同时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