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交通规则教育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一定要走直线而不要斜线穿越。
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交通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和考核,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防卫意识。
播放交通事故录像和3D模拟片,让学生吸取教训,警戒学生不要做“马路小英雄”。
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
儿童驾驶教育馆中,儿童在专业人员保护的情况下驾驶仿真小车,从驾驶员的角度思考步行者的安全。
安排交通意外模拟训练,学习如何应付紧急事故,包括自救与他救等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
学校安全管理
建立交通安全小分队,定期举办相关活动,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
上学和放学时,在路口分配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协助学生安全过街。
家长参与和配合
家长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安全驾车,为学生树立榜样。
家长应教会孩子认识交通标志,告知孩子交通安全常识,辨识不安全行为。
家长不得让孩子乘坐无牌无证或没有安全保障的车辆,避免联合其他家长租“黑校车”接送学生。
交通安全主题活动
开展以“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弘扬法治交通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