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安全教育
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乘坐父母的自行车时,不站在后座上。
乘坐公共交通车辆时,要在车停稳之后上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自然环境的安全与防护
了解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等)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知道如何逃生和寻求帮助。
校园安全
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不攀爬围墙、树木、走廊栏杆等。
不在楼梯扶手上嬉戏,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
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注意用电安全,不乱摸乱动电器设备。
防火安全
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不烧东西玩。
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可燃物,家用电器必须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
不放鞭炮,遇到别人放鞭炮要远离,不捡拾鞭炮。
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如用水、沙子、东西盖住等。
活动安全
参加集体活动时,遇到拥挤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头、胸、腹部。
观看体育活动时,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被飞来的球类伤及。
手工课、美术课使用刀具等工具时,需经老师同意并在老师监督下使用。
防磕碰、防摔、防坠落、防挤压
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运动和游戏。
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窗外。
教室门、窗户开关时要小心,防止夹到他人手。
防意外伤害
不准带锋利、尖锐的工具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
遵守活动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不乱跑乱跳。
这些安全教育内容旨在帮助小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家庭和学校都应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