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猫产生仇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猫对弱者的折磨
猫在捕捉到猎物后,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这种行为显示出猫对弱者的残忍和无情,这与鲁迅先生对某些“正人君子”慢慢折磨别人的行为感到憎恶是相似的。
猫的媚态
猫虽然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这种媚态在鲁迅先生看来是令人仇恨的。他通过猫的这种特性,讽刺了那些在现代评论派文人身上看到的媚态和虚伪。
猫的嗥叫
猫在配合时嗥叫,声音令人心烦。这种噪音污染让鲁迅先生感到不舒服,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中一些令人不愉快事物的反感。
猫吃了隐鼠
鲁迅先生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被猫吃掉,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这个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他对猫产生了好感。
猫的伤害行为
猫不仅吃了隐鼠,还伤害了兔的儿女们,这些行为让鲁迅先生对猫产生了更深的厌恶。
综合以上几点,鲁迅先生对猫的仇视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情感经历,更是通过猫这一动物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和人性的弱点。通过《狗·猫·鼠》这篇文章,鲁迅先生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和对那些媚态可掬、内心却残忍的人们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