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唐 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风雨晚泊》(唐 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唐 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七绝·落日芦苇情】
一溪红晕小桥东,好梦乘风透碧空。
唯有汀葭心境里,依依犹诉夕阳中。
《满庭芳·水抱孤城》(清 王国维)
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穷蒹葭。
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芦花》(唐 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秋夕》(宋 苏轼)
晚霞满天彩云飞,独倚芦花晚翠微。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首》(宋 杨万里)
霞光万道照芦花,一片苍茫似画家。
《登楼赋》(三国 曹操)
芦花深处浑无事,时见飞禽入晚川。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情感,描绘了夕阳下芦苇的美丽景色,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