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主要包括 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这三个方针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需要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盈利性
盈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目的,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盈利这一目标。
相应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头寸、开辟资金来源、减少支出等。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使资产免遭风险的程度。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风险,如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等。
相应措施包括: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合法经营等。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相应措施包括:保持银行一定的清偿能力,以应对日常提现需要,特别是突然大量提现的情况。
各个方针之间的关系
统一性: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
矛盾性:盈利性与安全性、流动性往往有矛盾。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增加风险,而保证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可能会限制盈利空间。因此,银行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建议
银行应综合考虑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平衡,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确保在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下保持稳健经营。
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流动性,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分析,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